文轩全媒体服务平台 本平台为互联网非涉密平台,严禁处理、传输国家机密

书香论道

王宝强新剧《棋士》中的这部川版图书,凭什么火出圈

作为举世公认最为复杂的智力游戏之一,围棋棋理博大精深,蕴藏着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近期,央视热播的犯罪悬疑剧《棋士》引发了广泛热议,剧中围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和剧情线索。王宝强饰演的围棋老师崔业,凭借精湛的演技,将围棋的智慧与策略演绎得淋漓尽致。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剧中崔业所阅读的《三十六计与围棋》一书,不仅成为了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道具,更引发了观众对围棋文化的浓厚兴趣。

▲电视剧《棋士》截屏


●计谋与棋盘的互文性叙事

“《狂飙》里的高启强读《孙子兵法》,《棋士》里的崔业读《三十六计与围棋》!” 

“《三十六计与围棋》把围棋和兵法这俩看似不搭边的东西完美融合 。”

“围棋就是黑白棋的博弈,兵法就是打仗的谋略,没想到它们之间竟然有这么多奇妙的联系。就像剧里崔业用围棋思维帮劫匪逃脱追捕,这不就是‘围魏救赵’的现实版嘛!还有他谋划行动时心思缜密,运用了‘瞒天过海’‘暗度陈仓’等计谋。” 

“书里对三十六计在围棋中的运用讲解得超详细,比如‘声东击西’,在围棋里就是通过看似随意的落子,误导对手,让对方摸不清你的真实意图 。每一计都有具体的案例和分析,看完这本书,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围棋还能这么玩!”

……

当《棋士》的镜头定格在王宝强饰演的崔业摩挲着泛黄的《三十六计与围棋》封面时,棋迷群里就炸了锅。

《三十六计与围棋》于1990年由成都时代出版社(前身为蜀蓉棋艺出版社)出版,其作者是中国围棋职业九段棋手、中国首位围棋世界冠军,2005年至2009年担任中国围棋队总教练马晓春。其棋风以轻灵为主,思维极为严密,算度精确而深远,著有《三十六计与围棋》《笑傲纹枰》等。

“《三十六计与围棋》是我上世纪90年代的产物,说来完成这本书还是花费了我很多精力,最大的难题是找相应的题材,尤其是美人计之类的题材实在是太难找了。有几个题材还是不错的,尤其是瞒天过海这一计,完全选用了我自己真实比赛的题材,书里所叙的每一步都是比赛时的重现,一路构思最后完成绝杀现在看来也堪称经典!”当知道自己的作品成为热议话题后,马晓春坦言,“现在来看有好几个计写得不尽如人意,解释上也有些小缺陷,不过以当时的情况看,要想写得非常完美有点不现实。很想静下心来改编一下,但工程量比较大难下决心。”

640 (3).png 

“三十六计”讲中国古代战争的用兵计谋,由于计计有故事,热闹非凡,因而在人群中广为流传。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一种与战争契合的游戏。于是,“选题者和作者把三十六计与围棋放在了一起。《三十六计与围棋》一书,借‘三十六计’之盛名来吸引读者,宣传围棋,这是此书的意义,也是特点。”蜀蓉棋艺出版社的一位资深编辑在谈到当时这本书选题的缘起时如是说道。

这本书的成功不仅在于它将围棋与古代兵法智慧相结合,更在于它为广大围棋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理解围棋。书中的案例和分析深入浅出、发人深省,不仅涵盖了行棋技巧,也有对对手的心理分析。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方式,使得业余围棋爱好者也能够领略到围棋的魅力和智慧,也使得围棋不再局限于棋盘之上,而是成为了一种思考方式,一种生活哲学。正如一位资深读者所说:“一位围棋世界冠军,借用极浅显的三十六计思路归纳,为广大围棋爱好者科普并总结了围棋对局中的行棋思路。深入浅出而又发人深省,入木三分却又简明扼要。” 

电视剧《棋士》选择《三十六计与围棋》作为情节设计的一部分,并非偶然之举。围棋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不仅承载了千年的历史传承,更是一种智慧的象征。在剧中,崔业通过围棋教学传授技艺,同时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围棋思维解决问题,展现了围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而《三十六计与围棋》的出现,更是将围棋与古代兵法的智慧相结合,为剧情增添了更多的烧脑元素和深度。

p2321295767.jpg▲电影《吴清源》海报


●从符号到现象的嬗变

近年来,围棋这一古老的文化符号频繁地出现在影视剧中,成为连接古今、展现智慧的重要元素。例如,《棋魂》是一部以围棋为主题的青春励志剧,它讲述了少年时光通过一个神奇的古董棋盘穿越时空,与古代棋圣褚嬴相遇的故事。该剧不仅仅聚焦于围棋比赛本身,更深入探讨了成长、友情以及梦想等主题。通过这样一部充满温情与激情的作品,让年轻一代重新发现了围棋的魅力,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

另一个例子是电影《吴清源》,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现代围棋大师吴清源的人生故事。影片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吴清源如何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坚守自己的信仰,追求围棋艺术的极致。这些作品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精美的制作和动人的故事,更在于它们成功地将围棋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与现代影视语言完美结合,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p2623824788.jpg▲电视剧《舍我其谁》海报


而在青春爱情剧《舍我其谁》中,围棋与甜宠爱情的结合则展现了传统文化符号的娱乐化转译。剧中“黑白棋盘上的爱情攻防”将围棋战术与恋爱心理巧妙融合,既满足了观众对浪漫叙事的需求,又通过“棋逢对手”的隐喻传递了平等爱情观。这种创新尝试,为传统文化的年轻化传播提供了新路径。

围棋频繁进入影视剧的现象,反映了当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创新表达。而这种文化自觉的创作实践,为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也让我们在光影交错中触摸到了文明传承的温度。(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

编辑:王欣  二审:周华  三审:马驰

一校:凌雪梅  二校:何建  三校:董小玥

主题阅读

2024“文轩好书”⑫| 用甲骨文画出来的哪吒,你见过吗?

2024“文轩好书”⑪ | 美到窒息!每翻一页都被深深震撼,不愧是“最美的书”

2024“文轩好书”⑩丨古韵新章:《水浒全传》开启侠义经典的沉浸式阅读

读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