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布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典型案例》的入选通知。成都市东坡小学的《多方联动 多频共振 家校社协同共画劳动教育同心圆》案例在全国近千份征集稿中脱颖而出,成功登榜!
在文博青羊的一隅,清水河边,苏坡桥旁,静静坐落着一所学堂,它深藏着悠久的文化灵魂。每当微风拂过,似乎能听见穿越时空的文化低语,与苏东坡那“大江东去”的豪迈之音。这里是成都市东坡小学——成都市唯一一所以苏东坡命名的学校。学校秉承东坡精神内核“做自己、乐创变”,以课程教学为基础、以课外活动为依托、以特色文化为载体,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实践,营造多维空间,为孩子人生的“劳动之树”培好土、植好根。
●家校联动,共筑家务劳动“启蒙馆”
东坡小学深挖苏氏家族家风故事,强调家务劳动在教育学生方面的多重价值,鼓励学生参与日常家务,让优秀家风浸润家庭,形成家校共育生态圈。通过开设家长学校、设计劳动清单、强化正面宣传等方式,引领孩子具有劳动的实践情感,培养孩子自觉的家务劳动习惯和自理的劳动技能。
●校园阵地,打造东坡文化“体验园”
学校将一草一木、一墙一画作为劳动教育的素材,润物于无声,育人于无形。通过实施“双修课程”、打造“东坡六园”、开展“四季活动”、融入非遗文化等方式,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中锻炼自己,感悟生活之美,努力成为像苏东坡一样的生活家。
●社会资源,构筑校外实践“梦工场”
东坡小学以“梦开始的地方”为办学理念,积极拓展校外育人空间,引领师生、家长、社会各界共同构筑接纳度高、体验性佳、成就感强的“学习场”。通过充分运用资源、深化校企合作和院校共建、强化特殊儿童关爱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亲历实践体验,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活动平台,组建公益劳动“小分队”
学校积极联动街道办、区红会、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单位和群团组织,鼓励学生参与公益行动和社区志愿服务,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通过组建“和仲志愿小分队”“河小青红领巾小分队”“与你常相伴小分队”等方式,让学生在公益劳动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真正做到“送爱到家”。
劳动的星辰在这片校园里璀璨绽放,学校、家庭与社会合力,将劳动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他们,将在这里汲取养分,茁壮成长。每一次劳动实践,都是一首待续的诗歌,而每一个孩子,都是那创作诗篇的灵感之源。(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
编辑:王欣 二审:周华 三审:马驰
一校:凌雪梅 二校:何建 三校:董小玥
2024“文轩好书” ⑨ | 听说三星堆和罗丹组“CP”?——《青铜之光:三星堆与罗丹的超时空对话》
2024“文轩好书”⑧丨在时代转角,遇见小巷里的温暖
2024“文轩好书”⑦ | 阿来解读杜甫成都诗,竟藏着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