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个人,就像打开一本书,方式不同,结果就不一样。我与舒臣见面不多,但每一次相逢,我都能发现她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眼睛捕捉到的表象,而是心灵感受到的蜕变。与她交流互动,我能明显感觉到她的自信和无畏,她不再逃避躲藏,她从直面自我开始去勇敢地直面世界,从拥抱自己开始去真诚地拥抱世界。她的形态和文字,尽显从容和睿智。我无法探究她走过怎样的心路,但知道这是一条人世间最长的路。
“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在人生中,能让我们迅速成长的,莫过于死亡。父亲的病逝、家庭的变故、情感的波折、事业的困顿,在舒臣的三十六岁前接踵而至。但命运的轨迹充满玄妙,它不会提前透泄,总要等到事过境迁才会让人“恍然大悟”。舒臣走上茶道之路,并非她原本的人生规划,更像是她修行十几载与习茶经历的一次必然融合,“借茶引道,表法明心。”
人生是选择的结果。我们的一生充满了选择与被选择,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可以说是为了摆脱被选择的抗争。舒臣的与众不同,就是基于选择。宗白华先生说“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她选择了茶道,也选择了一份精神的淡泊,选择了对过往的放下,选择了行走的漂泊感。在媚俗与媚雅之间,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媚雅。这就是舒臣,这就是“不二”。舒臣认为,“真正的善知识,不会像奢侈品那样麻醉我们,让我们的思辦能力昏然睡去,而是需要我们垫起脚尖去拜读,需要我们将最敏锐和清醒的辰光奉献给它。”
从事物本质而言,万事万物并无分别,雅和俗、技与艺、茶和叶,只是在一定境界里的不同称谓。我喜欢舒臣坚守的“以道观物放下分别”。
她是ー个既深情又绝情的人,绝情源于醒悟。知道痛苦的本质后生起的一种逃离痛苦的勇气,突破了“物与我”的关系,明白活着有更重要的功课,不再执着留恋世间的情缘。
深情源于悲心,悲心不只是同情心,它是了知平等的心。了知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平等,好坏之间的平等,一切二元対立之间的平等。因此,舒臣从来没有让自己停留在茶的功能性和审美性上,她总是随着茶汤的氤氲袅袅追寻着茶文化和茶道,探索着人生的涅槃重生。
在茶道教学中,舒臣自己获得了宁静、成长和觉醒,找到了自我价值和意义,也正向影响着她的学生和朋友。她通过不断学习精进,融会贯通,丰富了茶道在当下的内涵和外延。她的《花下忘言对瓯茶》不仅是一部关于茶道、信仰和修行的书,也是一部探讨生命、爱情和文化的书,是她人生感悟的文字留痕,是她坐忘行茶的余香余味,更是她对道、美、艺术、善、禅、佛、生命、心灵、灵魂、日常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见解。阅读这本几万字的书,我用的时间比阅读几十万字的书用的时间多,因为我总是“走心”“走神”,不是久久地停留在精美的茶艺图片上,就是被那些让我怦然心动的文字带去了远方。
“人这一生,常用大把的时间迷茫,几个瞬间成长。”
“太阳之所以伟大,在于它连尘埃一起照耀。”
“没信仰是等待死亡,有信仰是等待重生。”
舒臣在《花下忘言对瓯茶》里,秉承延续了《茶席美学清谈》典雅唯美的写作风格,塑造并丰满了一个林下之风的倩影——“一个离真实最近的白舒臣”。舒臣被业界誉为集“茶花史诗”为一身的当代茶人,在我看来,“茶人”仅是她的表相。
《茶席美学清谈》是一本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撰写的茶道之书、人生之书、历史之书、美学之书,她剥丝抽茧带着我们创造美,以物观物有分别。而第二本书,依然采用大量的当代生活美学图片,只是这次她邀我们以道观物,放下分别。
如果说《茶席美学清谈》侧重于事茶技艺,刻意与“自我”保持一定距离,那在《花下忘言对瓯茶》里,舒臣第一次把“自我”融入其中,几至物我两忘的境界。
我把书分为两类,一类书越读越薄,读完了啥都没留下;一类书越读越厚,会在读者心里不断发酵。前一类书像普通的鹅卵石,后一类书是密度极高的玉石。《花下忘言对瓯茶》属于后一类书。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舒臣采用散文诗的抒写和表达方式,简洁,没有多余的文字,就像她颇有创意的插花,素材很多,最后用的极少;二是文化内涵丰富。书中涉及大量的茶艺、茶道、儒释道、文学、花艺、摄影、空间美学等等,特别是她以茶载道,对清净无垢的追求,常常让我感动。
《盛装出席,那个三十六岁男子的葬礼》《你的一程,是我的一生》两篇散文诗体小说,无论从语言、结构、意境,还是人物设置、故事情节,都充满了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舒臣模糊了小说、诗歌、散文的界限,靠一股流动的气韵贯穿始终,仿佛一支深情款款、回环往复的叙事曲,留下无限空间让读者去想象、去完善。这种打破文体界线的写作,是一种冒险。它有利于作者的自由发挥和情绪渲染,但是,把握不好就会影响故事的演进和阅读感受。因此,阅读《花下忘言对瓯茶》,一目十行地快速翻阅是无法窥见其精髓要义的,它需要一种特别的打开方式,需要剔除杂念,静下心来,像茶叶、水、温度、环境与人的默契融合。茶,洗尽古今人不倦。书中所用的每一张照片,都是舒臣精心挑选的,与她的文字相得益彰。舒臣在二维的纸质书上,构造了一个韵味十足的多维时空,等待志同道合的人。
无论是写作、事茶,还是为人、做事,舒臣对自己都有着近乎严苛的自律和克己,就像她不惜被误解的精神洁癖一样,所有极致之美的背后,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坚持和付出。凡是即兴所至的事物,多半是廉价的,肤浅的。生活中有风平浪静,也有风雨洪流,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在风雨洪流中的坚守。无论是逃避还是留恋,我们都得与过往做个了结。对他人来说是理解和宽恕,对自己来说是释怀和脱困。从这个角度而言,所有的过往都是拥有的失去,失去的拥有。
▲《花下忘言对瓯茶》白舒臣 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2024.12出版
每个人都有一次“龙场悟道”,只是时机先后问题。《花下忘言对瓯茶》是舒臣的“悟道”之作。她在《自序》中说:“这是一本提前了二十年问世的书籍。”这说明了她提前二十年“悟道”了。舒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己。一路踏着荆棘走来,她比任何时候都笃定,只有醒来才能解脱。她还要通过茶道引领那些向美向善却处在迷茫中的人,走出迷途,走出低谷,走向那个原本光明本性的自己。
她是茶人,花艺师、还是作家、修行人?一切是相非相,也不住相。
写一本书向自己的过往告别,也许是作家独有的福利。对舒臣来说,《花下忘言对瓯茶》不仅是一个优雅的告别,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是为序。(作者:宓月)
☆宓月,作家、诗人。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四川省散文诗学会常务副会长,四川天府新区作家协会主席,成都市文学院签约作家。著有散文诗集《夜雨潇潇》《人在他乡》《明天的背后》、长篇小说《一江春水》、诗集《早春二月》、人物评传《大学之魂》等。☆
编辑:殷华 二审:周华 三审:马驰
一校:王欣 二校:何建 三校:董小玥
2024黄山书会 | 擦亮新华书店金字招牌!“兴文化”产业发展联合体在合肥成立
2024黄山书会 | 《口袋里的超级坦克》分享会现场,小读者们问了这些有趣小问题
2024黄山书会 | 梁平诗集《一蓑烟雨》分享会:用现代汉语继承的传统写出当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