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全媒体服务平台 本平台为互联网非涉密平台,严禁处理、传输国家机密

活动现场

作家、高校教授、学者、一线名优教师纷纷点赞,这套校园成长励志小说有何不同之处

心存自卑的孩子如何打开封闭的内心,重获自信的昂扬风貌;逆境中,青春如何努力越过黑暗,振翅飞翔,拥抱闪亮的日子……12月23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晓军《校园成长励志小说系列(全三册)》作品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作家、高校教授、学者、一线名优教师、编辑等5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价值与阅读策略,旨在拒绝生硬说教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在阅读文学故事中获得启迪,为自身成长注入充沛能量,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新闻通稿   12.23(改)(5)154_副本.jpg 

《校园成长励志小说系列(全三册)》是校园作家刘晓军写给孩子的一套成长励志小说,主要包括《阿文进城》《闯进冬至节的羊》《霸王龙返乡》。

其中,《阿文进城》旨在反映社会剧烈震荡时期的文化融入。少年堂文离开家乡,进入陌生大都市,种种不适,莫名惶恐,寝食难安。既来之则安之,可爱的人们以宽厚的胸膛包容,以善良、淳朴的人格悦纳,仁爱、悲悯蕴藏在感人至深的细节中,误解的冰山融化成涓涓细流。时空穿梭,光影交错,乡下野荷塘生机盎然,城里槐树林浓荫蔽日,雨后一道彩虹,千里情牵。

《闯进冬至节的羊》谋求建构少年心灵世界良序。身怀绝技、创意无限的男孩阿灿,置身各种复杂场境和矛盾冲突,惹是生非,冒险闯祸,貌似特立独行,实则处处创新守正。见义智为,自我拯救,破解生命密码,邂逅崇高。臣服于自然伟力,收获敬畏。乌云消散,危机消除,蓦然回首,猛然一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峰回路转,必须感谢一只待宰的可爱笨羊羊。

《霸王龙返乡》演绎一段回归心灵故乡的英雄传奇。最初逃离到历经沧桑后的茁壮,归乡情怯,拉开尘封记忆,平淡瞬间生动,无法控制脉动和心火熊熊燃烧。在鸿蒙古寨里,阿灿邂逅古朴刚劲坚韧,触碰伤痕,痛彻中顿悟精忠报国、自强不息要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聆听天籁静心,致敬先贤壮怀激烈,畅想未来追求日新月异,激扬华夏民族创造力。

新闻通稿   12.23(改)(5)413.png 

●刘晓军:创作是自我救赎的一剂良药

在研讨会现场,作者刘晓军分享了创作背后的故事。在他看来, 创作是自我救赎的一剂良药。“阿文、阿灿是我心目中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时代英俊少年形象。阿文木讷、勇敢、忍耐,在爱的温暖下,变得细腻、坚韧、感恩、开放、创造。阿灿身怀绝技,身负特殊使命,在爱与责任的感召下,敬畏自然,海纳百川,成长成才。书中,野荷塘、槐树林是孩子们茁壮成长的地方,鸿蒙寨是文脉所系、文创发源地和心灵栖息地。我以此情节编织,描摹出乡村少年这个群体出离、融入与回归的故事。假如能通过系列书集体研读,引发更多孩子对’成长与爱、痛苦与幸福‘的思辨,奏响英雄主义与家国情怀的主旋律,砥砺斗志,张扬创造,则无比荣幸之至。”刘晓军动情地说,“小说创作充满’痛并快乐着‘的雅趣。难忘道听途说的激动与惊喜,难忘在高铁和飞机上的奋笔疾书,难忘三次潸然泪目,难忘食草家族的引吭高歌,难忘大先生的渊博担当,难忘疙瘩爷的沉默是金……故事皆有原型,每个人物都有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影子,天南地北,’杂取种种,合成一个‘,营造场境,设置冲突,推进情节,演绎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感谢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赐予我生命最初的依恋,感谢巴山蜀水滋养我不敢懈怠的探究与好奇,感谢编辑专业团队给予我的海涵和细致入微的考据与推敲,获益良多,受益匪浅。所以,我常常会为作品中的那些’按捺不住的旁白和说理‘致歉,貌似哲思还润着那么一丁点道理,其实是控制力不足的表现。”

微信图片_20231223233108_副本.jpg

●蔡林君:用好书伴随孩子的快乐成长

作为这套校园成长励志小说系列的出版方,四川人民出版社的教育出版中心主任蔡林君分享了出版的诸多细节。她说,以好书滋养孩子的心灵,用好书伴随孩子的快乐成长。这是时代赋予出版人的使命,也是时代赋予我们出版人的责任。“中心拿到《校园成长励志小说系列(全三册)》这个选题后,非常重视,迅速成立出版小组,在极短的时间内制订了编辑出版流程方案,明确了各个环节完成的时间节点。我们安排了资深专业的审读专家,尤其在审读、校稿等方面下了大工夫,对图书质量进行了严格把关,经过各方协调,全力协作,这套书最终得以顺利、高质量的出版发行。刘晓军老师苦心开发高质量全阅读课程,精心构建美好阅读情境,尽心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这是一位教育专家对孩子的挚爱深情,更是儿童文学作家对教育的拳拳之心!”

新闻通稿   12.23(改)(5)895.png 

●冯学敏:作品是作者对教育使命的文学解读

四川省特级教师、全国儿童阅读推广人冯学敏认为,刘晓军先生以教师、教研员和曾经的追风少年视角,激情满满,捡拾童真,描绘了少年成长的迷茫与痛苦,成长与蜕变,寄托了作者对文学的宿愿,以及对教育使命的文学解读。在冯学敏看来,《阿文进城》是一部以阿文为主角的小说,通过阿文进城的经历,展示了青少年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碰撞,展现了青春期少年特有的心路历程,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还充满了人性的挣扎与成长。《闯进冬至节的羊》是一部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品。它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冲突与和谐。《霸王龙返乡》主要讲述的是生命的救赎与成长,是一部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描绘,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神秘和惊险的恐龙世界。

新闻通稿   12.23(改)(5)1054.png 

●麦子:作者是一位有情怀的教育者

成都市作协副主席、儿童文学作家麦子认为,这套书每本书前面都有故事的概要、人物简介等,有助于读者迅速进入故事中;每本书后面都设计了“助读对话”,有“每章一问”和“整书研读·集体分享”的话题备选,有助于孩子在阅读后进行思考和回顾。可以看出,刘老师是一位有情怀的教育者,对教育的理解和思考也深深地融进了这套书里面。

新闻通稿   12.23(改)(5)1576.png 

●谭梅:向世界展示了成长小说创作的东方特色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儿童文学博士谭梅从中外成长小说发展脉络的专业角度解读,认为刘晓军老师的创作进行了有效探索,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一是从线性的时间叙事到空间叙事的转向。从《阿文进城》到《霸王龙返乡》,进城与返乡,不仅仅是线性时间叙事,更多的是从空间的角度来体察中国儿童心灵的成长。这样的书写让本来进入城市后难以拓展的成长叙事有了深厚的根基。二是两种叙事视角的交替使用,让故事兼具理性和感性的力量。从《阿文进城》到《霸王龙返乡》,穿插一个第三人称叙事视角,作者在以儿童为本位的前提下,两种叙事视角的交替使用,尽情发挥各种叙事视角的优势,既能还原儿童本真的生活,又能展现成长的深度和厚度。三是文学性与教育性的巧妙结合。刘老师笔下的“教育”不只是停留在校园这个空间,还与城市、乡村、时代、社会、历史等因素交相呼应,这为儿童教育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和深广的内容,从而具有大教育的内涵。四是构思与表达的拓展,儿童性,现代性和神秘感的综合。《闯进冬至节的羊》中叙述现代感的加入,让刘老师的三部曲在构思立意上有集大成的走向。刘老师成长小说的空间叙事转向丰富了中国本土成长小说的创作,也向世界展示了成长小说创作的东方特色。

微信图片_20231223230801_副本.jpg

●姚爱萍:书写了新时代教育的崭新样态

绵阳市游仙区教育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姚爱萍则以“呵护城乡融合时那颗柔软的童心”为题,用“铁肩担道义,川军扛大旗”“妙手著文章,晓军谈城乡”两句话谈到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姚爱萍还从四个方面详解“妙手著文章,晓军谈城乡”。“一是城乡融合的儿童视角。晓军老师居于生活的真实,安排主人公阿文随父母一起进城,进入C市著名的树人小学601班,以儿童的视角,着力探索乡村与城市的文化融入。这是晓军老师独特之处,正如他借书中’夫子‘老师所说,乡下有城里人的爹娘,城里有乡下人的梦想!乡村应该是每个人精神的故乡,但多数乡下人总是在城市里追逐梦想。二是诗情画意的生活整合。晓军老师巧妙地让主人公阿文联结了乡村和城市。那乡村,那’野荷塘、凤鸣山、金马河‘,我不知道是否是晓军老师从小生活的地方,但它一定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故乡,那城市,那S省C市,却是我们热爱的本土,是历史悠久的蜀都。其实,无论这些地名是否是生活真实存在,都是作者笔下诗情画意的生活整合,都是最美好的存在。都寄托了作者对孩子成长环境的美好追求。三是细腻柔软的童心呵护。我真是想象不出,人到中年的晓军老师,时时出口成章,洋洋洒洒,在小说中却又化身孩子的心灵呵护师,潜入角色内心,体察儿童生活,激情满怀,汪洋恣肆,想孩子之所想,愿孩子之所愿,让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无论是刚进城的阿文,还是阿文的乡间伙伴,亦或是601班的众多同学,作者都注重了儿童人物形象塑造,为避免扁平化、标签化、同质化,作者擅长制造不同场景的典型事件,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不同的角度,让一个个鲜活可爱的人物形象在典型的场景中呼之欲出。四是立德树人的文学表达。晓军老师以童心和爱心写就的这一系列儿童成长励志小说,为我们提供了立德树人的文学表达样态。教师阅读,厘清教育误区,更新教育理念;家长阅读,改变观察视角,建构儿童本位;儿童阅读,享受阅读快乐,建构精神乐园,获得审美体验,习得表达样例。”姚爱萍表示,《阿文进城》以独特的儿童视角书写了乡村与城市的牵手与融合,书写了社会剧烈震荡时期儿童的内心坚守与时代探索,书写了新时代教育的崭新样态。

新闻通稿   12.23(改)(5)1627.png 

现场研讨气氛愉快而热烈,与会代表踊跃发言,纷纷表达了对于本土儿童文学创作的热切期待,同时,也对以刘晓军《校园成长励志小说系列(全三册)》为代表的故事教学法表示肯定,认为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参与度,还能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

主题阅读

2024“文轩好书”⑫| 用甲骨文画出来的哪吒,你见过吗?

2024“文轩好书”⑪ | 美到窒息!每翻一页都被深深震撼,不愧是“最美的书”

2024“文轩好书”⑩丨古韵新章:《水浒全传》开启侠义经典的沉浸式阅读

读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