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骨文和金文的“听”字都是会意字,由一个“耳”和一个“口”组成,本义是“用耳朵听别人口中讲出的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听”字。
汉字档案
甲骨文的“听”字左边是一个大耳朵,右边是—个“口”,表示一人用口说,一人用耳听。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小篆的“听”字,字形最复杂,含义也最丰富。它给我们提出了“听”的4个要求:左上角是一只竖立的“耳朵”,表示听声音要用这个器官;左下角是一个人侧着身子跪坐在地上,表示“听”的时候要恭敬;右上角是眼睛看着正前方的中央,表示听别人讲话时不能东张西望;右下角是心脏上面加个“一”,表示“听”的时候要专心一意。楷书繁体“听”字直接由小篆演变而来。楷书简体“听”字是形声字,左边的“口”表示“听别人口中说的话”,右边的“斤”表示读音。
悟一悟
“听”字的造字原理展现出古人的什么智慧?
“听”字的字形传递着“竖起耳朵、态度恭敬、目不斜视、专心致志”的深层含义,它的字形结构直观地展现出了听的动作和场景,通过简单的图形组合,传达出丰富的含义,体现了古人造字时的巧妙构思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此外,“听”字的造字还包含了对尊重他人、虚心接纳意见的倡导。通过用耳朵认真倾听他人的话语,体现出一种谦逊、包容、专注的态度,这反映了古人在造字时将道德观念和生活智慧融入其中,使“听”字具有了超越其本身意义的文化价值。
汉字百科:弈秋诲棋
弈秋是古代一位著名的棋手,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把弈秋所教全部记在心里;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心里总想着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因此左顾右盼。两人的基础虽然差不多,但学习效果却相差很远。
小贴士
“听”是一个身心合一的专注过程。真正的听课,是让知识穿过耳朵,住进心里。学习时,专注地用耳朵倾听老师传授的知识,并用心思考听到的内容,才能真正领悟知识,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如果听讲时不能全身心投入,即便身处学习环境中,也无法真正学到东西。这是古人通过“听”字的造字原理传达给我们的道理。
汉字生活
下面的名言中都有“听”字,一起来读一读,想想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启示。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汉·王符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战国·荀子
听其言而观其行。
——春秋·孔子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
——汉·司马迁
(第一读者客户端特约作者 付平琴)
编辑:王欣 二审:周华 三审:马驰
“阅读+”新形态⑤丨阅读新“视界”:当科技与书香共舞
“阅读+”新形态④丨书香里的成长方程式:文轩亲子书店的服务赋能之路
“阅读+”新形态③丨水下书店的诗意栖居:当阅读遇见公园城市的生态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