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全媒体服务平台 本平台为互联网非涉密平台,严禁处理、传输国家机密

四川画报

2025成都世运会·特写|川将“荣耀之光”辉映成都“世运之火”


7月26日,以“牵手世运 点燃梦想”为主题的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火炬传递在成都、德阳、眉山三地举行,邹敬园、曹茂园、肖雁宁等三名著名川籍运动员,带着“四川荣耀”参加了本次传递。 

世运会首次火种采集

作为世运会历史上首次火炬传递,120棒火炬手在11公里路线上接力,串联起德阳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眉山三苏祠、天府新区兴隆湖湿地公园等六处历史文化地标,为即将开幕的世运会奏响了火热序曲。 

 邹敬园 


“来到成都比赛,别忘记吃火锅”

火炬传递第二站活动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南大门举行,四川省体育局副局长陈兴东主持了传递仪式。本站以“璀璨金沙”为主题迎接“竹梦”火炬,象征现代体育精神的火炬光辉与古蜀文明的文化图腾交相辉映,向世界生动传递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密码,绽放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璀璨光芒。 

省体育局副局长陈兴东主持金沙遗址传递仪式 

东京奥运会、巴黎奥运会体操男子双杠金牌得主邹敬园,是从四川宜宾翠屏区走出的体操名将,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对体操的热爱,一次次克服困难,不断挑战自我,从家乡的体操房一步步走向了世界最高领奖台。 

作为火炬传递第二站的第一棒,邹敬园稳稳接过燃烧的世运会火炬,橘红色的火焰与金沙图腾交相辉映。他迈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沿着传递路线激情奔跑。完成火炬传递之后,邹敬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能在代表成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金沙遗址担任世运会火炬手,传递象征和平、友谊与拼搏的圣火,我感到无比荣幸。” 

邹敬园激情奔跑 

谈到将在家门口举办的世运会,邹敬园也送上了诚挚的祝福:“衷心预祝2025成都世界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都能在这里尽情发挥,享受比赛,挑战自我,收获友谊。也欢迎大家多走走看看,品尝成都的火锅美食,感受天府之国的独特魅力和四川人的热情好客!”

 曹茂园 


“这次传递经历,非常珍贵难得” 

走进武侯祠,三国文化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作为此次世运会火炬传递的第四站,以“三国华章”为主题,以三国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与战略智慧,致敬体育精神中的拼搏与担当。成都大运会中国代表团首金得主曹茂园,是本站的第四棒火炬手。 

曹茂园无比兴奋 

曹茂园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5岁时受影视剧影响对习武产生兴趣,开始师从威远县少儿业余体校武术队教练恒进威练习武术。2008年,他被选拔进入四川省武术队参加集训,2015年成为四川省武术队的专业运动员。在成都大运会上,他充满霸气和潇洒的套路表演征服了裁判和观众,夺得武术男子南拳金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第一金。2025年7月6日,他又获得首届武术套路亚洲杯男子南棍冠军。 

能够成为世运会火炬传递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站火炬手,曹茂园感到非常荣幸。他坦言,虽然这次世运会没能参赛,但是因为参与火炬传递,也算是世运会其中一员了,这个经历非常难得、非常珍贵。 

曹茂园奔跑“逐梦” 

“这次火炬的名字叫‘竹梦’,也象征着逐梦的理念,梦想不分大小,只要是健康的,都是值得称颂的梦想。希望每一位逐梦人都能实现心中的目标,活成自己梦想的模样。”今年,曹茂园还将出征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世运会火炬手的身份和传递经历,也将给予他继续追逐梦想的勇气。

 肖雁宁 


“这份神圣使命,让我倍感珍惜”

眉山三苏祠,是此次世运会火炬传递具有文人气质的一站。作为第63棒、眉山站首棒火炬手,巴黎奥运会花样游泳集体技巧自选冠军、川籍运动员肖雁宁以灵动之姿开启了眉山站的火炬传递。 

眉山站首棒火炬手肖雁宁 

这位奥运冠军以矫健的步伐和灿烂的笑容,将“竹梦”传递给第二棒火炬手,也将追逐梦想、勇敢向前的精神传递给沿途热情欢呼的市民,大家共同见证着这一神圣时刻。“能作为眉山站首棒火炬手参与传递,我感到无比激动和荣幸。”肖雁宁表示,火炬的传递承载着古老的奥林匹克精神,这份神圣的使命让自己倍感珍惜,特别是在三苏故里传递圣火,更让我感受到体育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 

昔日征战,今日育人 

出生于四川达州的肖雁宁,8岁起练习花样游泳,一路坚持至今。她坦言,成长中最难忘的是每次克服困难后收获的成绩与肯定,那些瞬间让所有付出都变得值得。从水上芭蕾到三尺讲台,从花游队员到大学教师,她完成了从专业运动员到教育工作者的华丽转身,现为四川大学体育学院教师、辅导员。在她看来,每个人的路都是靠自己走出来的,希望青年朋友们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困难。 

四川大学体育学院的学生也将参加成都世运会荷球项目的比赛,肖雁宁说:“我会特别关注,衷心祝愿他们能在赛场上绽放光彩,勇敢逐梦,取得好成绩。”她还化身推荐官,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们品尝眉山的东坡肘子,体验四川人安逸的慢生活。




编辑/陈学军 二审/周华 三审/马驰

一校/黄方力 二校/何建 三校/董小玥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购买《四川画报》

四川画报杂志铺二维码有标识.jpg

中国西部图片库.jpg

1200.jpg

四川画报微信800.jpg


主题阅读

“阅读+”新形态③丨水下书店的诗意栖居:当阅读遇见公园城市的生态美学

“阅读+”新形态②丨竹韵书香润山乡:以阅读点亮乡村,以公益守护乡愁

“阅读+”新形态①丨书香赋能:一家金融机构的精神成长密码

读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