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全媒体服务平台 本平台为互联网非涉密平台,严禁处理、传输国家机密

亲子汇

心理视窗|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

在青春期,孩子们正经历着从儿童到成人的关键转变,这一时期的心理变化复杂而深刻,对家庭关系也会提出新的挑战。此阶段的家长们犹如在迷雾中航行,如何洞悉孩子的心理变化,给予恰当的理解与引导,是亟待掌握的必备技能。本期,我们将探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分享实用的沟通技巧,帮助家长朋友们在这段陪伴与引导的旅程中,找到共鸣与方向。

心理百科

心理学认为,人在成长过程中共有两次典型的逆反心理阶段,通常把青少年期的逆反心理阶段称为“第二逆反期”。它表现为儿童对一切外在的强加力量和父母的控制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第二逆反期主要出现在小学末期至初中阶段,也就是孩子10~16岁期间,也是我们常说的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孩子主要有以下一些心理特征:

自我意识增强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身体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促使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貌、能力和个性,对穿着打扮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通过外在形象展现自己的独特性。同时,他们渴望独立和自主,希望被当作成年人对待,对于父母的安排不再盲目服从,而是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如果父母不给予足够的尊重和自主权,就容易引发家庭矛盾。

情绪波动大

青春期的孩子大脑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负责情绪调节的区域还在不断发展中。这使得他们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变得喜怒无常。他们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兴奋或沮丧,情绪表达较为强烈。

对异性产生好奇

青春期孩子的性激素水平发生变化,这促使他们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好感,对恋爱充满憧憬和幻想,但也可能会感到困惑和迷茫。这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家长不必过于紧张。同时,家长需要引导孩子正确处理这种情感矛盾,避免过度压抑或放纵。可以与孩子坦诚地交流,让孩子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与异性的关系。例如,告诉孩子恋爱需要承担的责任和可能面临的风险,鼓励孩子以学业为重。

成长建议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十分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

1.倾听孩子的心声

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地倾听和关注,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在倾听时,不要急于批评或指责,而是耐心地听完孩子的讲述。例如,当孩子向家长倾诉在学校遇到的问题时,家长可以用眼神交流、点头等方式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然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2.表达自己的感受

家长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让孩子了解自己的立场和想法。但要注意表达方式,避免使用指责和批评的语言。例如,家长可以说:“你的学习成绩下降,我很担心,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好吗?”,而不是说:“你怎么这么不努力,成绩这么差!”

3.选择合适的沟通时机

沟通时机很重要,家长要选择孩子心情比较好、愿意交流的时候进行沟通,避免在孩子情绪激动或忙碌的时候强行沟通,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例如,可以在饭后散步、一起做家务等轻松的氛围中与孩子交流,效果会更好。

4.使用非语言沟通

除了语言沟通,家长还可以使用非语言沟通方式,如拥抱、微笑、眼神交流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支持。非语言沟通有时比语言沟通更能打动孩子的心。例如,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给他们一个拥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力量。(第一读者客户端特约作者 张镱严)

编辑:王欣 二审:周华 三审:马驰

一校:殷华 二校:何建 三校:董小玥


相关新闻

家长课堂|如何给予孩子“松弛感”

家长课堂|避免对孩子唠叨 从一份周计划开始

育儿先育己|孩子胆小,怕跟人交际怎么办

主题阅读

“阅读+”新形态③丨水下书店的诗意栖居:当阅读遇见公园城市的生态美学

“阅读+”新形态②丨竹韵书香润山乡:以阅读点亮乡村,以公益守护乡愁

“阅读+”新形态①丨书香赋能:一家金融机构的精神成长密码

读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