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动物园也可以啦。
看大熊猫的好去处:
第七十四站
台北动物园
目前,台北动物园里生活着3只大熊猫,它们是雌性大熊猫“圆圆”和它的女儿“圆仔”“圆宝”。
大熊猫“圆圆”
大熊猫“圆圆”,乳名“黄毛丫头”,雌性,谱系号为587,2004年8月30日出生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它的妈妈是被誉为“英雄母亲”的 “雷雷”,爸爸是“琳琳”。在家族中,“圆圆”还有3个姐姐和1个弟弟,姐姐是“龙欣”“竹韵”和“娜娜”,弟弟是“友友”。
2006年1月,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16号”和“19号”被选定为赴台北动物园的大熊猫,其中“16号”为雌性,“19号”为雄性。同月,这2只大熊猫的征名活动启动,最终共有10对名字入围,分别是“团团”和“圆圆”,“和和”和“美美”,“欢欢”和“乐乐”,“宝宝”和“贝贝”,“亲亲”和“情情”,“健健”和“康康”,“龙龙”和“凤凤”,“聪聪”和“慧慧”,“壮壮”和“娇娇”以及“志明”和“春娇”。
正式的投票活动是在2006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观众互动环节上进行的,当时有超过1亿人参与了投票。最终,经票选,“团团”和“圆圆”这对名字脱颖而出,分别成为“19号”和“16号”正式的名字。2008年12月,“圆圆”与“团团”前往台北动物园。在那里,“圆圆”诞下了2胎2崽——2013年出生的“圆仔”和2020年出生的“圆宝”。
大熊猫“圆仔”
大熊猫“圆仔”,雌性,谱系号为864,2013年7月6日出生在台北动物园。因为是“圆圆”和“团团”的长女,所以自它诞生之日起便备受当地民众的关注。而更令人动容的是它的成长故事。
刚出生时,“圆仔”不小心被妈妈划伤,出于安全考虑,它便暂由饲养员悉心照料。在出生后的第31天,饲养员决定将“圆仔”送回妈妈身边。为了让“圆圆”快速接纳女儿,饲养员先拿出带有“圆仔”气味的小被子给“圆圆”嗅闻,帮助它熟悉幼崽的气味。紧接着,饲养员又将“圆仔”带到了“圆圆”面前,并隔着栅栏让母女俩互动交流。当看到“圆仔”时,“圆圆”眼中满是急切,迫不及待地挪动自己的身体,想要靠近它。
尽管此时的“圆仔”尚未睁开双眼,但它发出了洪亮的叫声,呼唤着妈妈,而“圆圆”也同样发出声音予以回应。为了帮助“圆圆”逐渐接受“圆仔”,饲养员特意制作了一个与“圆仔”的外形相似的布偶,并在布偶上涂抹了“圆仔”的粪便,以此让“圆圆”熟悉幼崽的气味。随着“圆圆”对布偶的逐渐熟悉,饲养员最终放下心来,将“圆仔”放到了“圆圆”所在的产房。来到孩子身旁后,“圆圆”立即将其衔起并揽入怀中,不断地舔舐孩子的全身。母女重聚的温馨时刻,让在场的饲养员都为之动容。
大熊猫“圆宝”
大熊猫“圆宝”,乳名为“柔柔”,出生于2020年6月28日,是“圆圆”与“团团”的次女。因为它的黑色肩带的左侧和右侧不对称,并且左侧的肩带有明显的外阔,所以它是熊猫馆中最好认的一只大熊猫。
从小就活泼好动的“圆宝”喜欢“整活”,为大家带来很多的快乐。最被大家津津乐道的是它满1岁时在“抓周”仪式上的趣事。
2021年6月28日,台北动物园为“圆宝”举行了生日会暨“抓周”仪式。在“圆宝”的室内活动场,园方为其准备了多个刻有“动物医生”“营养调配师”“保育员”“企业CEO”字样的竹筒,并把它们并排悬挂在一根长杆子上。来到竹筒旁边后,“圆宝”兴奋不已,它一把便将刻有“营养调配师”的竹筒刨落在地。由于它挥舞前掌的动静太大,把网友之前预测最热门的刻有“保育员”的竹筒也给震了下来。紧接着,它又扯下了刻有“动物医生”的竹筒,并追着竹筒玩耍。看到这一幕,网友们纷纷赞叹道:“瞧,‘圆宝’1岁就为自己‘规划’了3份职业,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这里的熊猫馆
在“圆圆”和“团团”抵达台北动物园之前,动物园就早早地为它们精心打造了一座现代化的熊猫馆,名为新光特展馆。该馆分为3层,其中1层为大熊猫室外活动场和室内活动场。室内活动场和室外活动场均模拟了大熊猫的野外栖息地,特别是室外活动场,这里草坪宽阔,绿树环绕,还有大大小小的石块散落其间,山石间还有一个小瀑布和水池,为大熊猫提供了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
大熊猫“圆圆”和“团团”是该馆的首任“馆主”,它们于2009年1月24日正式与民众见面。熊猫馆开馆后,为了看大熊猫,超过1.8万名游客从各地蜂拥而来,这阵仗让动物园不得不采取排号分时段参观的方式来限制人流。虽然每人限定参观时间仅10分钟,但每一名游客在结束参观时,脸上无不带着满足的笑意。
之后,“团团”和“圆圆”一直是台北动物园的“人气王”。随着“圆仔”和“圆宝”的加入,这一人气家庭不断壮大,逐渐成为动物园里最受欢迎的“明星家族”。不幸的是,在2022年11月19日,“团团”因病医治无效去了“潘达星”。
大熊猫“团团”
台北动物园
台北动物园占地面积约165万平方米,于1986年10月31日正式开园,是一座集生态保育与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绿洲。园区设有十多个主题展区,涵盖两栖爬虫动物馆、本土动物区及亚洲、非洲、沙漠、温带等特色生态区。
通过“地理生态展示法”,园区为生活在这里的动物营造出了最接近原生地的生活环境。例如以雨林植被与溪流而打造的亚洲热带雨林区,以岩石沙地模拟的沙漠环境等,让动物们在舒适的环境中自由地展现其自然行为。这种方法既还原了动物的生存环境,又通过环境激发动物的天性,实现生态保育的目标。
在这座充满自然韵味与生态魅力的动物园里,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展馆等待着游客探索。
绿意盎然的6月,
让我们一同踏入台北动物园,
探寻生物多样性的奥秘,
领略自然生态的独特魅力吧!
号外号外!
新书来了
策划:蒋林
图片来源:新华社
文:管丽琼
编辑:邓颐深 二审:周华 三审:马驰
一校:管丽琼 二校:何建 三校:董小玥
“阅读+”新形态⑤丨阅读新“视界”:当科技与书香共舞
“阅读+”新形态④丨书香里的成长方程式:文轩亲子书店的服务赋能之路
“阅读+”新形态③丨水下书店的诗意栖居:当阅读遇见公园城市的生态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