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全媒体服务平台 本平台为互联网非涉密平台,严禁处理、传输国家机密

文轩好书

2024“文轩好书”⑫| 用甲骨文画出来的哪吒,你见过吗?

作为四川出版主力军,新华文轩在出版好书上一直努力追求卓越,始终坚守正确出版导向,积极提升内容生产能力和行业影响力,持续推出精品力作,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为鼓励和表彰优秀出版物,新华文轩自2015年起,已持续10年开展“文轩好书”评选活动。

通过11位内容专家、2位发行专家、公司编委会等多轮评选,从内容导向、题材立意、特色优势等方面对图书进行研判讨论,最终评选出2024年度“文轩好书”37种。这些图书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艺术、科学价值,彰显了文轩出版高质量发展,以匠心铸品质,以品质树标杆,以标杆赢市场的决心与态度。 

为此,读者报全媒体矩阵隆重推出“2024年度‘文轩好书’诞生记”系列报道,深度挖掘“文轩好书”背后的故事,以飨读者。

甲骨文话书封.jpg

今年春节,《哪吒之魔童闹海》席卷影院,哪吒也成为最近文化界的“顶流”,无论是扎着双鬏、穿着红肚兜、带着两只熊猫眼却常露出邪魅笑容的三岁小孩,还是取下乾坤圈后,头发竖立、手持火尖枪、身披混天绫、脚踩风火轮的魔丸少年,都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追捧与喜爱。在我们过往的影视和动漫作品中,也出现过不少哪吒的形象,不过,这样极简版的哪吒,你是否见过呢——

哪吒1.jpg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这个哪吒的画风,似乎与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有几分相似。没错,这个哪吒的形象来自于四川美术出版社推出的“甲骨文画经典”系列,而其原型就是甲骨文中的“天”字。

哪吒2.jpg

“甲骨文画经典”系列深度挖掘甲骨文特质,创新性演绎中国名著经典——每个故事里的人物和背景元素都是由甲骨文扮演的,它们活蹦乱跳、能打会闹。这些古老的文字穿越千年,与新时代的孩子们进行着一段段有趣的互动。

甲骨文画1.jpg

该系列主创团队“博物汉字”是极具创意的传统文化类科普IP,他们通过巧妙的甲骨文字形,运用短视频动画等可视化的有趣形式,将一本正经的传统文化变成人人追着学、追着看的趣味科普。自团队创建以来,已经在网络上发布了上百条优质的甲骨文动画内容,深受数百万网民和读者的喜爱。为了让更多读者特别是少年儿童了解甲骨文,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博物汉字”联合北京浪花朵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四川美术出版社共同打造了“甲骨文画经典”系列,用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讲述中国经典的故事,旨在让读者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学习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为了降低大众的阅读门槛,“甲骨文画经典”系列(第一辑)选择了《西游记》《封神演义》《中国神话》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主题,又将其庞大的故事体系拆分,通过四格漫画的形式讲述一个个完整的小故事,并且每个故事字数控制在200字左右,便于小读者们理解与接受。

甲骨文画2.jpg

主创团队从已知的一千多个甲骨文中精选出约两百个,根据每个角色的特点精心挑选或组合相应的甲骨文字符来代表。有些象形字我们能够直观地看出来,例如“夒”(náo)字扮演孙悟空,“豕”(shǐ)字扮演猪八戒,“兔”字扮演玉兔精。但大多数情况下,单个字表现不出复杂的人物形象,就需要动用巧思、发挥想象,大胆“造神”。例如,人身蛇尾的女娲由“女”和“蛇(它)”的甲骨文组合;以双乳为目、肚脐为眼,被黄帝砍断头还挥舞斧头乱砍的刑天,是“戚”“齿”“目”“大”四个甲骨文字形组装的。另外,为了让角色更加贴合读者记忆中的形象,创作团队还为每个角色添加了道具、服饰和色彩,例如沙和尚脸部选用甲骨文“星”字和蓝色,以便突出他“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的外貌特征。因为适合塑造人物的甲骨文有限,有时候也会选择用同一个甲骨文或同一个甲骨文的不同字形来演绎不同的角色,例如哪吒和他的父亲李靖都是从“天”字演变而来,不同的是哪吒头扎双鬏、身背乾坤圈、脚踩风火轮,一看就是我们印象中的形象,而李靖头戴盔甲、身披红色披风,充满将军的威严。如果大家仔细观察,还能在一些人物角色中找到创作者埋下的“文化梗”,如选用“老”字和“子”字来扮演太上老君,暗示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这些巧思让甲骨文变得生动又可爱,给阅读增添了不少惊喜,让即便是熟悉原著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得新鲜感,仿佛重新认识了一群老朋友。

甲骨文画3.jpg

当然,对于不熟悉甲骨文的普通读者来说,想要在读故事的时候认出里面所有的文字不太现实,因此每本书后的附录罗列了正文中出现的甲骨文字形,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古老符号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为了保证书中出现的所有甲骨文字形的准确性,编辑团队以《甲骨文字编》《新甲骨文编》《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等权威的甲骨文字典作为参考资料,对每个字形严格进行对照查证,找到准确的出处。有些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请教古汉字研究专家,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陈年福老师、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吴毅强老师都为这套书提供了专业帮助与支持。

甲骨文画4.jpg

“甲骨文画经典”系列图书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它让我们的古汉字不再只是横撇竖捺,而是变成有情绪的人去演绎古老的故事。这种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让古文字“动起来”,让故事“活起来”,使传统文化以更生动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这种创新实践不仅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为新国风、新国潮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据图书责任编辑介绍,“甲骨文画经典”系列(第二辑)将在今年暑假与大家见面,“这次我们带来四大名著的另外三本《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演绎完神话故事后,甲骨文能否顺利化身成红楼儿女、水浒英雄和三国英雄,为大家带来一段段或浪漫或热血的故事呢?敬请期待吧!”(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董小玥)

编辑:殷华  二审:周华  三审:马驰

一校:凌雪梅  二校:何建  三校:董小玥

相关新闻

2024“文轩好书”⑱| 从叶嘉莹先生的亲笔手稿,读懂大师的百年风华

2024“文轩好书”⑰| 穿越刀光剑影,寻找真实的三国历史

2024“文轩好书” ⑯ | 开学必看!米小圈的语文学习秘籍大公开

主题阅读

“阅读+”新形态③丨水下书店的诗意栖居:当阅读遇见公园城市的生态美学

“阅读+”新形态②丨竹韵书香润山乡:以阅读点亮乡村,以公益守护乡愁

“阅读+”新形态①丨书香赋能:一家金融机构的精神成长密码

读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