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全媒体服务平台 本平台为互联网非涉密平台,严禁处理、传输国家机密

亲子汇

品格榜样|弃医从艺者:换种方式疗愈世界

《哪吒 2》的一骑绝尘让导演饺子的学医经历路人皆知,也引起了大家对弃医从艺风潮的关注,笔者深扒演艺圈,发现周深、毛不易和许嵩3位歌手,也是遵从内心的指令中途变道,诠释了“治愈”的多元可能。

牙医周深:唱歌唱到声带小结

周深“弃医从艺”的故事发生在乌克兰。

周深自幼只对医学和音乐感兴趣,高考失利后,父母将他送到乌克兰攻读牙科专业。语言的障碍及医学的深奥让周深在学了一学期后选择及时“止损”,他要去追寻儿时的另一个梦想。

他说服父母,鼓足勇气走进了乌克兰利沃夫国立音乐学院,一开嗓就征服了面试老师。那是新的机遇也是挑战,周深用学医的严谨对待音乐,日夜练习,以至于一年后因声带小结而被迫回国治疗。

对歌手而言声带何其重要,周深在治疗期间感到迷茫。所幸命运眷顾了这位音乐天才,治好声带后他继续歌唱。他的声音也征服了《中国好声音》的导演,在游说周深参赛期间,导演连续私信3个月,甚至“威胁”他只要回北京就去机场堵他,周深这才理解,导演是在为自己的梦想而执着。

此后的故事不用赘述,周深用天籁之音治愈了无数人。他说:“医生治愈身体,音乐治愈灵魂,我只是换了种方式继续治愈这个世界。”

护士毛不易:原创歌曲让评委“欲下跪”

如果没有《明日之子》,也会有另一个舞台展现毛不易的音乐才华;但如果没有从医实习的经历,毛不易或许写不出那些极富哲思的歌曲。

在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就读期间,毛不易曾在医院当实习护士。那段直面生死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与人性的温暖,也明白了活着就应听从内心的音乐召唤。

医学赋予毛不易的不仅是对生命的仁慈,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共情,他将二者融入到自己的音乐创作中,用近乎哲学的歌词传达着人性的温度。

一周点播量破亿的《消愁》中“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的豁达;《像我这样的人》里“碌碌无为却又不甘平凡”的共鸣,让评委杨幂惊叹:“你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能写出这样的歌?”更让评委薛之谦顶礼膜拜:“我研究了12年歌词,你写到我想给你跪。”

毛不易用音乐延续着医者仁心,用歌声抚慰着都市人的心灵创伤。他说:“我希望我的音乐能够给所有在任何时候、任何年龄认真生活的人带来一些安慰和力量。”

卫管许嵩:歌词写进学校教材

2024年在鸟巢有一场6万多人的演唱会,主角叫许嵩。他用了18年时间,从安徽医科大学走进鸟巢,从网络走进现实。

儿时的许嵩在琴声中长大,父亲弹奏的扬琴和自己练习的钢琴声交相辉映。许嵩很小就是远近闻名的文学青年和网络达人:《儿童文学》特约撰稿人,作文成了江苏省语文高考模拟卷阅读理解题目,斩获全国中学生网页设计大赛安徽赛区冠军。

大二时,他在卫生管理专业的严谨中寻求歌者的浪漫。良好的音乐素养、敏锐的网络洞察以及优秀的文字功底成就了他,他在网上发布的原创歌曲不仅“霸占”年轻人的手机内存,还入选中学和大学的课堂教材。

《清明雨上》的古风雅韵,《断桥残雪》的唯美意境,治愈着人心的焦躁和迷茫。他说:“医学教会我敬畏生命,音乐让我懂得热爱生活。”

编后

从医院到舞台,从听诊器到麦克风,3位歌手用同样的方式,演绎着“治愈”的万般变化。他们“弃医从艺”的故事告诉我们,追梦路上永远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解题方式,并为之拼尽全力,就能为这个世界带来良方,去治愈他人,也疗愈自己。(张怒涛 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董小玥)

编辑:王欣 二审:周华 三审:马驰

一校:殷华 二校:何建 三校:董小玥


相关新闻

纳米光刻造出世界最小“提琴”

天府人文|湔江堰申遗,彰显文翁千秋之功

品文|世界因你而变

主题阅读

“阅读+”新形态③丨水下书店的诗意栖居:当阅读遇见公园城市的生态美学

“阅读+”新形态②丨竹韵书香润山乡:以阅读点亮乡村,以公益守护乡愁

“阅读+”新形态①丨书香赋能:一家金融机构的精神成长密码

读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