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月7日12时33分,“四川造”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63亿,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由此,魔童哪吒主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超100亿,成为影史首位3岁百亿影人!其实,这样现象级作品的诞生并非偶然,其背后离不开四川深厚的文化底蕴、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以及创作者们独特的性格特质。
●深厚的文化传承土壤
四川,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这里是古蜀文明的核心区域,三星堆、金沙遗址等考古发现震惊世界,展现出古蜀人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四川的文化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也为《哪吒之魔童闹海》这样的作品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根基。
哪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形象,在四川的民间故事中也有着独特的演绎。在四川省宜宾市的翠屏山景区就有哪吒行宫。据宜宾发布,相传,原宜宾市翠屏区南广镇陈塘关是哪吒出生地,七星山是太乙真人修行地,南广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龙脊石是由龙王三太子被哪吒打死以后的尸骨化身而成,翠屏山上的哪吒洞、哪吒庙就是人们祭拜哪吒的地方,天池公园的还生阁是哪吒重生之处,旧州塔是哪吒之父李靖手中所托的宝塔,龙头山是三太子龙头抛置处,金光洞是太乙真人收哪吒为徒之地……另外,川南地区流传的“二郎神”传说也与哪吒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郎神与哪吒都是少年英雄,都拥有超凡的神力,这些文化基都为哪吒形象的再创作提供了灵感。
再拿影片中的太乙真人来说,他操着一口四川方言,成为影片的一大笑闹热梗。太乙真人在自我介绍时称 “吾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而乾元山金光洞位于四川省江油市含增镇境内,相传为太乙真人修炼洞府、哪吒参师学道之地。导演饺子在创作时,专门去了四川江油的乾元山金光洞进行考据,基于这样的传说,让太乙真人讲 “川普”,不仅增添了喜剧效果,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巧妙融合与传承。这种对地域文化传说的挖掘和运用,使得影片充满了独特的文化魅力。此外,影片中太乙真人手下的青铜结界兽设计,巧妙地汲取了三星堆的青铜人头像与金面具的艺术元素,使得角色既充满神秘感,又具备可爱朝气。这种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和转化,不仅丰富了影片的文化内涵,也展现了文化自信。
●浓郁的文化创作氛围
四川拥有着浓厚的文化创作氛围,这里汇聚了众多优秀的文化人才和创意团队。成都作为四川的文化中心,更是吸引了大量的动画、影视等文化产业从业者,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这种产业集聚效应不仅提升了创作效率,也推动了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在这片充满创意和活力的土地上,各种文化思想相互碰撞、交流,为文化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电影不仅是对传统经典的致敬,更是四川动漫产业蓬勃生命力的生动展现。近年来,四川动漫产业异军突起,《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等现象级精品力作频出,让四川成功跻身国产动漫创作头部梯队。四川动漫产业蓬勃发展背后,相关扶持政策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四川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激励文艺创作,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哪吒之魔童闹海》正是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通过精美的画面、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赋予了传统神话故事新的生命力。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第一出品方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就扎根于成都这片文化沃土。公司的创作团队在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不断汲取养分,发挥创新精神。他们在影片制作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心血,特效镜头近2000个,每一个都经过精心打磨。开场的“陈塘关大战”,就上万根锁链动画设计,饺子坚持“实景化”呈现,团队最终攻克技术难题,将锁链的飘动、重力与战斗美感融为一体。还有四海龙王携亿万海妖杀向人间,海妖的动作绑定了物理引擎,甚至开发出了 “动态美感算法”,为观众呈现出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这种匠心精神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体现在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上。
●契合的人物性格特质
四川人热情豪爽、乐观豁达、勇于创新的性格特质,与《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的人物形象有着高度的契合。哪吒从出生起就背负 “魔丸” 诅咒,面临着世人的误解和偏见,但他从未放弃对自我的探索和对命运的反抗,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这种反抗精神和乐观性格,与四川人在面对生活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和豁达不谋而合。
影片中,哪吒的成长历程充满了挑战和挣扎,他在与命运的抗争中不断成长,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这种人物性格的塑造,也反映了四川人在追求梦想道路上的坚持和勇气。四川人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尝试新事物,这种创新精神在影片的创作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从打破传统神话的叙事框架,赋予哪吒全新的形象与性格,到对传统神话故事的大胆改编,再到对动画制作技术的创新应用,都展现出四川文化的独特魅力。
《哪吒之魔童闹海》出自四川,是四川深厚文化传承、浓郁文化氛围以及独特人物性格特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部电影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更让我们看到了四川文化在现代文化创作中的独特价值和无限潜力。(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
编辑:王欣 二审:周华 三审:马驰
一校:凌雪梅 二校:何建 三校:董小玥
2024“文轩好书” ⑨ | 听说三星堆和罗丹组“CP”?——《青铜之光:三星堆与罗丹的超时空对话》
2024“文轩好书”⑧丨在时代转角,遇见小巷里的温暖
2024“文轩好书”⑦ | 阿来解读杜甫成都诗,竟藏着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