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全媒体服务平台 本平台为互联网非涉密平台,严禁处理、传输国家机密

四川画报

熊猫经济50人论坛|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展暨超级IP打造沙龙在熊猫基地举行


5月8日下午,熊猫经济50人论坛助力产业建圈强链项目“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展暨超级IP打造沙龙”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举行。沙龙聚焦市委市政府“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力求围绕熊猫经济这一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建圈强链,实现高质量发展。 

论坛嘉宾合影 

大熊猫是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文化经济、和平经济的典型代表。大熊猫超级IP的打造不仅是单一的文化产品开发,更是战略层面的新经济业态定义与整合。通过多领域协同创新,熊猫经济将成为中国连接世界、传递文明的重要名片,实现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共赢。 

从生态保护到IP开发,从文创产品到数字产业,成都正以“熊猫经济”为支点,撬动文旅融合、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多重机遇。此次沙龙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市民政局2024年百家社会组织助力产业建圈强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围绕熊猫经济产业链创新、生态价值转化、IP商业化路径展开深度对话,为成都构建熊猫经济产业生态圈注入新动能。 

参观熊猫基地 

活动由成都市民政局、慈善总会项目支持,得到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文宣处以及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文化创意创新联盟、四川省绿化基金会大熊猫国家公园公益基金、成都市成华区约未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都国之瑰宝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看熊猫》杂志、四川省文联《现代艺术》杂志社、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西南财大天府学院大熊猫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工商学院艺术学院、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时尚设计学院、四川省平面设计师协会、重庆九龙坡区旅游行业协会、成都市版权协会艺术设计专委会、成都市成华区网络代表人士联谊会、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白莲池街道办事处、成都市美术家协会数字艺术委员会大力支持,汇聚政府、学界、企业代表100余人参与活动。 

精彩沙龙连连看



生态共建

政社企协同打造超级IP

在大熊猫超级IP打造沙龙开始前,参会嘉宾参观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本次活动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展,实际体验了大熊猫迁地保护示范工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通过展览科普了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以及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情况,现场周孟棋大熊猫国家公园摄影展更是让很多游客驻足观赏,很多与会嘉宾感叹:发展的基础是保护,保护好大熊猫就是保护好了熊猫文化与经济的生产力,更是为后代留下了绿水青山。 

大熊猫国家公园展览

在熊猫经济主题发言环节,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管理局)、央视网熊猫频道等多位大熊猫保护与发展领域重量级嘉宾带来精彩发言。

有“熊猫之父”美誉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资深首席科学家张和民教授,率先带来《中国大熊猫的科学保护》主题演讲。他强调产业发展的前提是科学保护,并介绍了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30多年的努力中取得的具体突破,并呼吁要保护与发展并举,建立可持续的、绿色的大熊猫生态圈。 

张和民教授分享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张黎明表示,大熊猫国家公园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工程,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在4年工作中,不仅大熊猫栖息地得到保护,其大熊猫国家公园林下经济、自然研学、生态产品、文旅文创等成果蓬勃发展,大熊猫国家公园IP逐渐显现其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张黎明分享

大熊猫文化全球推广大使周孟棋以“大熊猫文化艺术IP的前景”为题,指出大熊猫是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文化经济、和平经济的典型代表,至大熊猫科学发现以来,大熊猫一直担当中国的外交使者,通过生态文明、文化艺术连接世界、传递文明,实现多种文化和价值共生共赢,在未来国际经济业态中最具价值。 

周孟棋分享

央视网熊猫频道副总监郭亚南围绕大熊猫的国际传播和全球消费场景创新分享,指出央视熊猫频道和大熊猫都是超级IP,在移动互联时代,聚焦到大熊猫并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成,助推大熊猫成为国际“顶流、潮流”,不但展现出有力的中国文化和现象级传播力,更能将大熊猫打造成为世界级的超级IP。 

郭亚南分享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国际传播中心副主任李艳分享的“媒体融合视角下的熊猫超级IP传播与打造策略”,介绍了成都电视台国际传播中心通过融媒体平台,应用媒体多元化策略,持续不断地向海外输出大熊猫的保护和文化,成为了成都大熊猫全球性正面传播的中坚力量。 

李艳分享 

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文创中心执行主任石振弘则探讨了如何从保育到消费的融合,分享基地在大熊猫保护、宣传科普、文化体验、多元文创产品等打造上取得的成效,并通过大熊猫IP运营及授权,实现基地在科研与文创共生发展的良好态势。 

石振弘分享

融合创新

“单一产品”到“生态矩阵” 

“我们正在研发AI交互功能,未来熊猫玩偶可通过情绪识别与用户对话。”主旨分享现场,熊猫工厂厂长胡玉路展示了高仿真熊猫玩偶的制作工艺:采用非遗裘皮技艺与3D建模结合,还原“花花”“福宝”等明星熊猫的毛发触感与叫声,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累计销量超5万只。 

胡玉路分享 

泡泡玛特集团公共事业部高级经理郭廷敬则以“潮玩IP全球化”为例,介绍其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合作推出的“熊猫热潮”系列盲盒,在纽约时代广场、东京秋叶原等国际商圈引发抢购,海外销售额占比达35%。 

郭廷敬分享 

在跨界实践中,四川绝匠文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夏科展示了“熊猫+中医药”的创新案例——将熊猫形象与川贝、虫草等川药结合,开发出“熊猫养生茶”“熊猫艾灸盒”,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夏科分享

熊猫邮局品牌负责人唐晓,以百年品牌活化为核心,用“书信+手信”模式重塑品牌,打造熊猫主题文化生态。以“熊猫YOYO”为IP,创专属邮编与日戳,构建“1+N”场景体系,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孵化文创产品2000余款,年销售额破8000万,跨界联动品牌,海外销售额占比35%。创新数字化体验,累计服务超5000万人次,成文化枢纽。 

唐晓分享 

创新驱动

熊猫经济产业链要升级

在“熊猫超级IP的跨界合作与创新实践”研讨环节,熊猫乌托邦总经理袁泉以“IP裂变:从文化符号到产业引擎”为引,开启跨界对话。成都市植物园成果推广中心主任王希分享“自然文创”经验,提出以熊猫食源植物科普、竹类艺术装置展等创新形式,实现生态保护与文创消费融合,带动周边产品销售增长40%。成都小熊猫森林公园园长周琦胜则以“双IP共生”理念,阐述通过小熊猫IP与大熊猫国家公园联动,打造亲子游、自然研学场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至5.3小时。 

成都动物园经营部部长黄敏直指动物文创痛点,透露正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开发AR互动玩具,破解产品同质化难题。美竹熊猫品牌负责人陈燕以“药食同源”为突破口,将熊猫栖息地药材与健康食品结合,推出“熊猫竹叶茶”等20款产品,入选四川省文旅厅“天府旅游名品”。大熊猫创意教育领域,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王少文展示“熊猫创意教育工坊”成果,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李俊涛教授则以AI生成“数字熊猫长卷”,将大熊猫行为数据转化为动态艺术作品。RUARUAPANDA公共品牌负责人钟小林以“公共IP共建”收尾,提出社区参与IP设计并获益的创新模式。 

熊猫超级IP的跨界合作与创新实践沙龙 

在“多元赋能,共创熊猫超级IP新生态”研讨中,成都今之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邓琴文强调全域运营,构建“基地研学+夜游+生态体验”闭环线路。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国际交流部部长孙玲透露将打造全球首个“熊猫低空旅游走廊”,破解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矛盾。四川泽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蒲雯提出“IP分层开发”模型,精准覆盖Z世代与银发群体。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时尚设计学院院长谭飞展示产教融合成果,学生团队设计的智能巡护背包已获3项专利。 

技术赋能方面,成都大学AIGC融合创新实验室负责人万国演示AI生成“熊猫数字人”,实现智能互动;熊猫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常春则以私域流量运营,将复购率从8%提升至35%。国际视野下,慢物质品牌合伙人二毛分享与法国、日本、俄罗斯等艺术家在大熊猫艺术领域的合作经验,以熊猫为纽带传递中国的独特文化。 

共创熊猫超级IP新生态沙龙 

政策赋能

社会组织助力产业建圈强链

在在大熊猫超级IP打造沙龙现场,熊猫经济50人论坛助力产业建圈强链项目组还聘请了一批业内权威人士担任重要职务。聘请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资深首席科学家张和民担任首席顾问,聘请成都国之瑰宝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飞担任首席平台顾问,聘请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张鸶鸶担任首席文创专家,聘请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文创中心执行主任石振弘担任首席IP运营专家。聘请西南财经大学大熊猫文化创意产业学院院长毕飞担任大熊猫创新设计服务平台主理人,聘请西柚熊猫创始人刘滔担任大熊猫ESG服务平台主理人,聘请四川文化产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艺术学院副院长蔡日祥担任熊猫经济版权服务平台主理人。这些专家将为熊猫经济产业建圈强链发展提供专业指导和智力支持。 

论坛负责人杨蛟为张和民教授颁发聘书 

熊猫经济50人论坛助力产业建圈强链项目通过“引进新技术、发展新伙伴、开拓新市场、搭建新平台”等六大路径,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据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启动以来,成都市社会组织助力产业建圈强链专项行动已覆盖28条重点产业链,吸引2000余家企业参与,促成15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在成都市社会组织助力产业建圈强链专项行动的推动下,政府引导、社会协同、企业参与的创新模式,正为这座城市书写“熊猫经济”的新篇章。 

 


文、图/活动主办方提供

编辑/陈学军 二审/周华 三审/马驰

一校/黄方力 二校/何建 三校/董小玥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购买《四川画报》

四川画报杂志铺二维码有标识.jpg

中国西部图片库.jpg

1200.jpg

四川画报微信800.jpg


主题阅读

2024“文轩好书”⑫| 用甲骨文画出来的哪吒,你见过吗?

2024“文轩好书”⑪ | 美到窒息!每翻一页都被深深震撼,不愧是“最美的书”

2024“文轩好书”⑩丨古韵新章:《水浒全传》开启侠义经典的沉浸式阅读

读者报